5月17日,沈陽音樂學院桃仙校區外來了一輛污水車,它沿著校園的南牆潑了百餘米糞水。大糞臭氣熏天,學生們不得不關上寢室窗戶,路人不得不掩鼻而過……這潑糞車竟是學校自己派來的,原因是為了防止商販向校園裡的學生賣午飯。但是,依然沒有阻擋住孩子購買校外食品的“衝動”。5月18日中午,記者看到,仍有人踩著磚頭在鐵柵欄外給學生送餐。(5月19日《遼沈晚報》)
  學校不讓校外經營者給學生送餐,未必是什麼壞事情。雖然說,這有違市場經營秩序,但是面對校園中毒事件多發的實際,有的時候要想有所“得”,就必須有所“失”。這也是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絕對完美的現實。可是,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,就找人圍繞著學校周邊的柵欄潑了百米糞水,這樣的做法透露出的是教育手段的無能,是管理措施的臭氣哄哄。
  而這種類似的事情,我們見過的太多太多了。一家學校為了不讓孩子叫外賣,專門制定了規定,還在放學時間緊閉大門,結果很多孩子翻了牆頭,也要叫份校外的菜餚。還有一所大學,為了防止學生吃到不合格的食品,將校園周邊和校內的小餐飲全部關閉,只允許孩子吃校內食堂的食物。
  按說,這樣的規定和舉措,都是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。但是,辦再好的事情,也不能搞霸王硬上弓。就拿這所音樂學院來說吧,潑了這麼多的糞水,起到作用了嗎?依然有孩子要去購買校外的菜餚,這對學校來說,何嘗不是一種尷尬?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,往往喜歡用極端的辦法,但極端的辦法不僅不會收到好的效果,反而會讓事情更加複雜。
  這就需要我們從另外的角度來看待孩子購買校外餐飲的問題:這些孩子為什麼放著離自己最近的食堂不去吃,偏偏購買校外的餐飲呢?這至少說明兩個方面的問題:一是,學校食堂的價格存在問題;二是,校內食堂的口味存在問題。與校外的餐飲銷售者相比,咱們的學校食堂原本是有優勢的。一方面是銷售量大,價格自然就可以便宜些。另一方面是就在孩子身邊,購買起來方便。值得思考的是,既然有這麼大的優勢,孩子們為啥就不喜歡呢?但學校考慮的卻不是從自身找問題,而是用潑糞的方式阻止校外人員的餐飲銷售。這種辦法是收不到什麼效果的,即使能管住孩子的腿,卻不見得就能管住孩子那一顆已經飄向校外餐飲的心。
  對於學校而言,其實也很簡單。我們需要讓校園食堂回歸公益性質,不能大面積將這些食堂承包給私人,即使需要承包也還是要對其價格進行嚴格規範的。關於口味的問題,不妨讓咱們學校食堂的師傅們,到校外餐飲小店去品嘗品嘗,看看學校飯菜和社會飯菜存在什麼樣的差距。看到自己的差距,才能為縮小差距做些事情。當我們校內的餐飲價格低廉了,口味超越了孩子爬牆頭也要購買的食物,踩著糞便也要購買的食物,那麼即便不潑糞,這些孩子也不會去購買校外飯菜的。
  “潑糞百米”讓教育手段“臭氣烘烘”,這是最值得管理者反思之處。
  文/郭元鵬  (原標題:“潑糞百米”讓管理手段“臭氣烘烘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c91yckr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